联系我们

简报订阅

韩志斌

韩志斌,内蒙古太仆寺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史,集中于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伊拉克、利比亚)和中东部落问题。


韩志斌,西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中东研究所所长、社科处处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史。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4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博士后特别资助、面上项目2项,以及外交部委托、国家民委委托等科研项目。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著作(包括独著、合著、主编与译著)13部。先后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访学、讲学,到伊朗、土耳其、阿尔及利亚、贝宁、科特迪瓦等国实地调研。

现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2018)、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7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国家中青年专家”(2015年)、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一、主要著作(含独著和合著)

专著

1.《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主编)。

2.《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主编)。

3.《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主著)。

4.《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独著)。

5.《中东史》(第四著者,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编著

1.《“一带一路”国别概览·巴林》,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一带一路”国别概览·阿曼》,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列国志·巴林》(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4.《列国志·阿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译著

1.《中东部落与国家形成》(译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第一译者)

2.《北非史》(译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版(第一译者)。

3.《利比亚史》(译著),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独译)。

4.《沙特阿拉伯史》(译著),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一译者)。


二、主要论文

1. 国家建构、政治文化与政治危机——中东国家政治现代化的三维考量,《西亚非洲》2024年第3期。

2.中东史学史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光明日报》2024115

3.现实需求、历史交往和理论自觉———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三重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4.从部落社会演进看阿拉伯早期国家生成,第一作者,《历史研究》202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

5. 20世纪阿拉伯史学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5期。

6.《地缘政治、民族主义与利比亚国家构建》,独撰,《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1期和《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4年第11期均全文转载)。

7. 巴尔干战争前后英国的“协调外交”,第一作者,《世界历史》2021年第3期。

8. “加齐起源说”与奥斯曼早期国家的历史阐释,第一作者,《世界历史》2019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全文转载)。

9. 伊拉克哈希姆王朝的“民主实践”,独立作者,《世界历史》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2期和“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10. 利比亚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独立作者,《世界历史》2008年第2期。

11. 20世纪中东史学的发展,《光明日报》(理论版)2019730日。

12. 《文化认同理论下的伊斯兰文化和全球化——阿拉伯学者的学术视野和理论路径》,独撰,《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13. 琐罗亚斯德教宗教哲学思想及其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底2期。

14. 伊拉克雅兹迪民族的历史生成与演变,第一作者,《阿拉伯世界研究》201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712期全文转载)。

15. 中东部落:概念认知、类型演化及社会治理,独立作者,《史学月刊》2021年第5期。

16. 气候变迁与阿拉伯之春,独撰,《外国问题研究》2017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1期全文转载)。

17. 从博弈基地到角逐石油——美国对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的援助外交及其影响(19511972),第一作者,《安徽史学》2022年第1期。

18. 伊拉克复兴党的兴衰成败与现实影响,《西亚非洲》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 部落与民族主义的竞逐——1953年法国在摩洛哥的政变与格拉维部落的兴衰,《史学集刊》2021年第3期。

20. 索马里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部落问题——以国家建构关系理论为视角,《世界民族》2021年第2期。

21. 约旦国家建构中的部落问题及其影响,《西亚非洲》202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

22. 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的流变轨迹,《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6期。

23. 琐罗亚斯德教宗教哲学思想及其影响,第一作者,《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2期。


三、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项目号:23VLS0232023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东部落社会通史研究”,项目号:15ZDB062(2015)

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部落社会演进与阿拉伯早期国家形成研究,项目号:23ASS0012023

4.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青年项目“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06CSS0052006年)。

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项目号:10CSS011(2010)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之子项目“利比亚卷”,项目号:10zd&1152011)。

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项目号:12JJD810092012)。

8.国家民委委托项目:“中东部族问题及其对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启示”,项目号:2016-GMF-0492017)。

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号:NECT-12-10502012)。


四、科研奖励

1. 从部落社会演进看阿拉伯早期国家生成,荣获陕西省第16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加齐起源说’与奥斯曼早期国家的历史阐释”,荣获陕西省第1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 《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荣获2021年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 “以文明交往论为特色的世界史研究生培养模式”,获西北大学2019年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陕西省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5. “伊拉克雅兹迪民族的历史生成与演变”荣获2018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6. 《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荣获2017年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7. “地缘政治、民族主义与利比亚国家构建”荣获2015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8.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获2013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 《中东史》(第四著者)获2011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陕西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

10. 论文《美国伊拉克改造战略析论》(《外交评论》2007年第一期)获2009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际问题研究”三等奖;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研究课题“优秀奖”(一等奖)。

11. 论文《全球化与复兴社会主义的影响与特征》(《西亚非洲》2006年第3期)作为“全球化与中东社会思潮研究”系列论文之一获2007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际问题研究”一等奖。


E-mail:nwuh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