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民兴,男,民族汉,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前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北大学巴勒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兼西北片区负责人、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和《西亚非洲》两杂志编委,吉林大学、云南大学、宁夏大学、陕西教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一、主要著作
独著:
1、《中东国家通史· 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2、《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3、《佩雷斯——中东和平进程的推动者》(长春出版社,1999年)
4、《佩雷斯》(长春出版社,2001年)
5、《中东历史与现状二十讲》(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
合著:
6、《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
7、《阿富汗史》(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
8、《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9、《以色列政治》(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中东国家通史· 阿富汗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
11、《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年)
12、《中东画卷——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当代中东政治思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
14、《中东国家和中东问题》(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15、《中东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
16、《世界现代化历程·中东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7、《世界现代史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等14部
译著:
《阿富汗现代史纲要》(内部发行)。
二、主要论文
黄民兴教授在《世界历史》、《西亚非洲》、《史学月刊》、《史学集刊》、《 RIAD Bulletin 》(日本国际大学《亚洲发展研究所通报》)、《世界知识》、《河南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约120篇。
主要论文有:
《教派主义视阈下的黎巴嫩萨拉菲主义运动》(第二作者),《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1期。
《试析伊拉克亚述人的族群—国家认同问题》,《世界民族》2022年第2期。
《从巴勒斯坦的希沙姆宫殿看倭马亚时代的文明交往》(第二作者),《中东研究》2020年第2期。
《试析伊斯兰教与近现代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外国问题研究》2021年第1期。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文明交往视阈下16世纪布哈拉汗国的经济发展》,《史学集刊》2021年第2期。
《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概念与体系笔谈(二)》,《史学集刊》2020年第5期。
《再论2010年中东剧变的历史背景、特征和影响》,《中东研究》2019年第2期。
《当代阿拉伯文化发展滞后的背景及其影响》,《中东问题研究》,2017年第1期
《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共同财富》,《人民日报》,2017年9月25日第7版
《再论中东剧变的背景、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史学集刊》,2016年第3期。
《阿富汗与“一带一路”建设:地区多元竞争下的选择》,《西亚非洲》,2016年第2期。
《西北大学的中亚史研究》,《外国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
《试论中亚历史上文明交往研究中的一些关键词问题》,《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历史的轮回与帝国情结——战后土耳其外交的三次转型与“阿拉伯之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4年第1期。
《伊拉克战争以来中国与伊拉克关系》,《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5期。
《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视角析当代中东国家的社会整合》,《西亚非洲》,2013年第4期。
《试析中东剧变的特点、类型与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13年。
《哈特拉——沙漠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光明日报》,2013年第011版。
《The Origin of Islam in Xi’an》,《China’s Ethnic Groups》,2013年第5期。
《1979年苏联入侵以来阿富汗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史学集刊》,2013年第4期。
三、重点课题
1.“文明交往视野下的中亚文明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4.9-2017.9)
2.“阿富汗问题的历史剖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2.7-2004.7)
3.“阿拉伯文化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4.12-2016.12)
4.“中东现代化研究”(教育部课题,2002.1-2005.12)
5.“当代中东局势发展及我国战略对策研究”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4.7-2008.7)
6.“战后亚洲主要国家间领土纠纷与国际关系研究”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2008.12)
四、科研奖励
合著曾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等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