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简报订阅

【讲座纪要】马晓霖教授丨也门战争与胡塞武装

2025年04月27日 12:54:41    来源:

2025年4月24日上午,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应邀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讲“西北大学区域国别学名家讲坛”第12讲,题目为“也门战争与胡塞武装”。本场讲座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韩志斌教授主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区域国别研究院多名师生参加。



首先,马晓霖教授对也门的国家概况作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也门地处亚非交界处,以及红海和亚丁湾的要冲,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因此易受外部政治势力的干涉和争夺,这对也门日后的分裂和内部冲突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部落和教派矛盾也导致也门国内局势持续恶化。也门部落特征明显,不同部落之间斗争不断,同时逊尼派和什叶派间的教派冲突也严重影响也门局势的稳定。


随后,马晓霖教授简要介绍了也门的历史,并分析了胡塞武装的崛起与发展过程。他指出,1994年也门爆发南北内战。内战期间,北方什叶派领袖侯赛因·巴达尔·丁·胡塞及其“青年信仰者”组织初步发展并得到时任总统萨利赫的扶持。随着侯赛因试图建立神权国家,反对政府的亲美政策而与萨利赫爆发冲突。2004年,侯赛因战死,其追随者更名为“胡塞人”,胡塞武装基本形成。2014年7月,由于哈迪政府削减燃油补贴引起人民不满,胡塞武装趁机挑起内战,次年攻占萨那并软禁哈迪,并联合萨利赫组建新的国家政权。不久后哈迪逃亡,也门随即陷入分裂。


马晓霖教授


随后,马晓霖教授简要介绍了也门的历史,并分析了胡塞武装的崛起与发展过程。他指出,1994年也门爆发南北内战。内战期间,北方什叶派领袖侯赛因·巴达尔·丁·胡塞及其“青年信仰者”组织初步发展并得到时任总统萨利赫的扶持。随着侯赛因试图建立神权国家,反对政府的亲美政策而与萨利赫爆发冲突。2004年,侯赛因战死,其追随者更名为“胡塞人”,胡塞武装基本形成。2014年7月,由于哈迪政府削减燃油补贴引起人民不满,胡塞武装趁机挑起内战,次年攻占萨那并软禁哈迪,并联合萨利赫组建新的国家政权。不久后哈迪逃亡,也门随即陷入分裂。


马晓霖教授认为,外部势力的干涉以及教派博弈是影响也门局势稳定的重要因素。2015年,沙特率先武装干涉也门,并不断扩大战事,美国也对沙特的干涉行为给予有限支持;而伊朗则支持胡塞组织建立神权国家,并利用也门战争消耗沙特的国力和形象。也门内战实际上成为沙特、阿联酋等逊尼派国家与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国家间的战略布局和博弈中的重要一环。也门战争蔓延至今,沙、伊、美都没能取得最终胜利,也门却陷入政权失控、国家分裂、航线受阻等困境,人道危机极端严重。


然后,马晓霖教授分享了他受邀访问胡塞武装的缘起及在也门的所见所闻。在萨那,他观摩了第三届巴勒斯坦大会。此外,马晓霖教授介绍了胡塞控制区的总体安全和经济民生形势。他指出,安全方面,由于美英联军大规模空袭胡塞目标,胡塞采取严密安保和反渗透、防泄密等措施,但总体来说,胡塞控制区内安全有基本保障,民众生活大体上正常。此外,胡塞也寻求建立完全独立的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并公布《投资法》试图吸引外资投资,发展经济和扩大收入。



最后,马晓霖教授分析了胡塞对美以保持强硬态度的动因,并对未来也门局势的走势进行预判。胡塞在国际层面孤立,短期内不会改变反美反以战略,与另外两政府和平状态可能延续。总体来说,胡塞已是也门最具实力政治、军事组织和准国家力量的组织,和美以的缠斗可能长期化并导致也门“阿富汗化”。


韩志斌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马晓霖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