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简报订阅

【会议综述】第三届世界民族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北大学召开

2021年06月07日 17:39:58    来源:编辑部

2021年6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西北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合办,《世界民族》杂志社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世界民族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北大学隆重开幕。此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包括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和西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防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江汉大学、重庆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黑龙江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六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先后致辞,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致辞。

韩志斌教授主持

赵天晓书记对会议合办方和各地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认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这一复杂的背景下,举办此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将推动我国世界民族研究的持续深入探索,为“一带一路”倡议添砖加瓦提供学术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的作用。

赵天晓书记致辞

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教授指出,民族学和人类学在建构域外知识体系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是构建我国学术话语体系,从中国视角讲述世界故事的重要学科依托。他介绍了西北大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学科体系,认为西北大学依托历史学、考古学等优势学科,在丝路沿线国家的民族问题、民族考古、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具有悠久的学科优势和学术积淀,在西亚、北非、中亚和南亚民族问题、部落问题研究以及丝绸之路考古等领域产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成果。

吴振磊副校长致辞

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教授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致辞,介绍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强调西安外国语大学重视对世界民族的研究,已开设了涵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29个语种专业,将整合研究队伍,以外国语言文学为学科支点,以非外语专业为特色,以研究平台为依托,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

马福德教授致辞

大会发言

会议开幕式结束之后进入大会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研究员主持。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新刚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刘泓教授评议。

丁赛研究员主持

王新刚教授评议

刘泓教授评议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杨友孙教授围绕个人族群身份确立的基本理论、国际组织关于个人族群身份确定的基本主张、欧洲对于族群身份选择的“自我认同”原则以及“自我认同”原则在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四个方面,探析了个人族群身份“自我认同”原则及其欧洲实践,认为在国际规范的影响下,欧洲国家对于个人族群身份的确定,普遍采用了“自我认同”的原则,即采取建构主义的理念来看待民族和族群,并以个人自我选择来确定族群身份。

杨友孙教授发言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秀蓉教授以自己在美国苗族社区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分析了美国苗族群体的文化适应模式,将其划分为革命性极端型、被动或主动涵化型、主动同化型以及非常规的青少年帮派活动四种类型,认为美国苗族群体为调适文化之间的巨大鸿沟,采取了不同的适应模式,主动学习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以融入主流社会,同时也努力传承本族群的传统文化,在差异化中寻求一种多元文化共存模式。

黄秀蓉教授发言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哈冠群博士从隔岸平衡战略角度,分析了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政策的历史缘起和发展走向,认为未来美国对库尔德人政策将会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为中轴,以美国与主权国家的双边关系为限度,长期徘徊于干预与漠视两种态度之间,不会对库尔德人的独立事业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哈冠群博士发言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曹若男教授采用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视阈和理论范式,从语言的历史演变与身份认同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入手,解读库尔德群体身份认同的发生机制,认为语言对库尔德族群身份认同的支撑基点和发力导向的作用不容忽视,库尔德语与库尔德社会历史文化各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从语言破题的视角创新库尔德问题的研究路径未来可期。

曹若男教授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徐薇研究员认为新冠疫情对于中国基层社区的国际移民治理提出了严峻而紧迫的挑战,她通过对来华非洲留学生校外聚居社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在社区中的“悬浮”状态以及我国基层社区治理中对于国际移民的管理模式,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具有新时期中国特色与优越性、可操作性的基层社区国际移民治理新方案。

徐薇研究员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晨怡教授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华语运动,认为华语运动以族裔国的官方语言为标准,不仅打破了方言造成的区隔,更被新加坡华人包括土生华人和新客华人用于身份认同的建构,通过构建语言共同体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是新加坡华人寻根、保根的重要体现。

张晨怡教授发言

分组讨论

第一组

第一会场小组讨论由《世界民族》编辑部编辑黄凌翅主持,第一时段评议人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黄昭宇研究员和《世界民族》编辑部编辑石茂明。第二时段的评议人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蒋真教授和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杨友孙教授。

第一时段的五位发言人关注的议题为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欧洲的难民政策和文化多元主义。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陈中奎从民粹主义在美国兴起的原因、表现以及产生的影响着手,提出了应对美国民粹主义的一系列战略选择,认为中国要赢得重要发展机遇期,保证复兴进程不被打断,就必须妥善应对美国民粹主义的外溢影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闫兴以欧洲难民政策与恐怖袭击事件的关联性为问题导向,分析了欧洲难民危机导致恐怖袭击频发的原因,并提出避免恐怖主义持续升级威胁地区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牛忠光从种族主义的角度,梳理了美国“白人性”的源起与建构,并对美国“白人性”本身所蕴含的种族身份认同、偏见与特权三层核心内涵进行分析,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白人性”内涵和外延的论争使得人们更深入认清和理解当下美国的身份政治、政治极化乃至社会撕裂等真实种族图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田耘从近年来欧洲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研究的走向出发,对欧洲变局之下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并从社会、国家、欧盟的层面,分析了欧洲多元文化理论变化的动因,认为变局之下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失败的危机或将演变成为多元文化理论完善发展的契机。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讲师魏超在“法属印度支那”空间结构视角下,分析了越南民族主义的阐释路径以及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认为“越南民族”空间作为一种必要的妥协方案已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第二时段的五位发言人,聚焦于俄罗斯、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的少数族裔和原住民问题。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强分析了俄罗斯独有的“人口较少土著民族”概念的形成,解读了俄罗斯政府相关法律,探析了俄罗斯对人口较少土著民族地区的治理实践,认为“人口较少土著民族”概念自身存在的张力使得相关民族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当代俄罗斯的民族政策无法完全解决土著民族面临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林圣爱以日本阿伊努人为例,阐释了日本政策对 “先住民”价值和理念的吸纳与运用,提出“先住民”作为被接受和尊重的独立的民族文化共同体概念具有积极意义,且作为话语和符号与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结合成为建构多元文化社会的政治手段。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卢玲玲,从民族建构和文化整合的角度,分析了墨西哥对印第安人公共叙事的演化,解读了古代印第安文明与墨西哥历史记忆的锻造以及墨西哥对印第安人的文化整合,认为政治上对印第安人的地位与权利的承认只是第一步,墨西哥对于印第安人的整合任重而道远。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程春华从种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新冠疫情下美国的族群健康差异,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健康平权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认为在应对种族主义与疫情的问题上,美国反种族主义力量积极加强族群健康平权,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需通过加强体制和机制改革持续改进。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石立春从种族主义的视角,对美国“黑命贵”运动的兴起、主张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梳理,认为“黑命贵”运动本质上是民主党人士及犹太金融资本财阀等统治阶级,以黑人为武器,以种族斗争代替阶级斗争、挑拨劳动力阶层团结、分裂无产阶级的伎俩。

第二组

第二分会场小组讨论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闫伟教授主持。第一时段评议人为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新刚教授和温州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欧洲华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包含丽研究员。第二时段的评议人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秀蓉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晨怡教授。

第一时段的五位发言人,围绕国外的国际移民问题展开讨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章雅荻在全球化推动人口频繁跨国流动的背景下,探讨了国际移民治理模式的建构,提出“和合治理”模式有助于构建跨国合作机制与共享平台,促进安全有序的人口流动。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高如以意大利的中国移民企业家为例,在跨国混合嵌入理论框架下阐述了这一群体从族裔中心到跨国嵌入的经营模式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新冠疫情和双循环发展格局背景下跨国经营机制的新动态。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教授李益斌关注后危机时代欧洲穆斯林移民问题与“文明冲突”的现实,认为穆斯林人口增长引发的恐惧以及穆斯林移民对自身的认同危机,演化为“伊斯兰恐惧症”,进而促使“反移民”极右翼势力与“圣战”恐怖袭击叠加,形成了一种欧洲“文明冲突”的现实。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副教授艾仁贵从身份政治构建的视角,阐述了以色列对外籍劳工的认知与政策,指出外籍劳工人数的持续增多引起了以色列民众的担忧,而以色列对外籍劳工的认知和政策,充分折射出其极力维护犹太属性的族群民族主义本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白胜洁以阿迪格共和国为例,从心理认同、文化适应、经济融入和族际关系等四个维度分析了俄罗斯库尔德移民的融入适应问题,认为库尔德移民的社会融入缓慢,但进程却一直持续,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俄罗斯外来移民所带来的民族关系复杂化的发展困境。

第二时段的六位发言人对各国各地的华人华侨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副教授黄韧分析了第一座加拿大华人庙宇维多利亚市谭公庙的兴起,认为其既是亲缘、地缘和神缘的纽带,同时又是神、人、物的交叠互动场域,华人的历史与地方感的沉淀在当下成为加拿大以及其它的华人居住国反思国家历史和族群认同的重要指征。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杨琴,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华人如何通过传统华社网络实现在菲律宾的生存与商业起步,进一步分析了华人如何在与社团互动过程中实现商业的转型与发展。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研究员朱庆对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成立背景进行了再考察,认为其成立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不简单是清政府政策倡导的结果,团结华商、联络商情、调和纠葛和沟通政府是其成立的根本目的与宗旨。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蕾以近三年来的新闻文本,分析了意大利主流媒体中的华人形象,比较了当地华文媒体与主流媒体的异同,认为两种新闻报道中存在共通和交叉,主要是由新闻的话题性和市场导向所决定的。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潘晓伟对帝俄时代俄国远东地区华人、朝鲜人与日本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华人迁移特点,认为华人数量多、分布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长期居住或定居者比例少,融入俄国主流社会不理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珊以中国最大的印支难民安置点广西侨港镇为例,指出在侨港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当地归侨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形成并得以巩固铸牢,认为这一案例可以为其他归侨安置地区提供借鉴。

第三组

第三分会场小组讨论由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曹若男教授主持。第一时段评议人为陕西师范大学何志龙教授和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冀开运教授。第二时段的评议人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李福泉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徐薇研究员。

第一时段的六位发言人,主要探讨了民族构建与国家认同等相关议题。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赵娜论述了法国委任统治与叙黎民族身份认同困境形成之间的关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张娟娟从历史演变视角阐释了伊拉克亚述人身份构建的外源性及其内部族群—国家认同的多维性和分裂性。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李文庭以民族构建为视角论述了伊朗民族认同的推崇与对伊斯兰认同的排斥导致了礼萨汗时期民族认同的逻辑困境,而对雅利安主义的推行恶化了伊朗民族构建的外部环境,与之相伴随的亲德政策则导致了英苏的武力介入和礼萨汗的倒台。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后谢志斌论述了作为客居族群的帕西人在近代印度经济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认为当代帕西人的生存挑战主要来自于宗教改革失败所带来的帕西人凝聚力的下降趋势。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龙沛从史学传统、帝国兴替和天下观念的角度分析了伊朗人历史书写与历史记忆、波斯帝国衰亡与转型模式以及中古至近代早期波斯对周边族群认知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并认为口头传统、英雄史诗和波斯化世界在波斯帝国解体后的扩散生成是波斯人历史书写、民族意识和天下观念延续的主要媒介。

第二时段的六位发言人,主要围绕中东和西非不同国家的民族政策、文明交往等相关议题进行讨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张向荣以保加利亚为例,从保加利亚国家民族政策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保加利亚土耳其族问题的历史演变,同时还论及欧盟在促进保土两族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母仕洪以萨法维王朝时期为时代背景,从全球经济贸易、君主专制强化、近代早期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关系和伊朗国家政教关系特征四个维度论述了伊朗萨法维王朝对亚美尼亚基督徒采取优待安置措施的原因、绩效及影响。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高文洋以部落变迁为视角,从马里图阿雷格人传统部落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维度阐释了图阿雷格人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及演变趋势,并认为图阿雷格部落社会的分层结构与政府种族主义叙事的交织是推动马里图阿雷格人问题复杂化的深层原因。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王冲通过比较研究论述了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四国库尔德民族政策的异同,并认为库尔德人自身生存状况、国家同化与压制政策力度的强弱和域外因素影响力的大小是四国库尔德问题表现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申玉辉分析了美国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三任总统执政时期对阿富汗塔利班政策的演进历程,并认为美国撤军将增大阿富汗内部和平对话进程对区域大国左右的风险。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刘金虎以法老时代的埃及人与利比亚族群的交往为例,论述了法老时代古埃及人对利比亚人的认知演进以及利比亚与古埃及诸王朝之间的冲突、征服和融合进程,从利比亚人与古埃及文明在交往冲突后的涵化与融合现象中揭示了古埃及文明在对外交往中吸收融汇周边族群文化的主要途径、表现方式及影响深度。

各个会场的评议人对汇报人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他们认为本次参会论文视野开阔,涵盖内容丰富,涉及国家地区广泛,既包括深入的理论探讨,也包括具体的个案分析;既包括历史问题追踪,也包含对现实问题的学术关照。

闭幕式

闭幕式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田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姗、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龙沛分别代表三个分会场进行了小组总结发言。

马福德教授主持

闭幕式主席台

《世界民族》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文远研究员进行了会议总结。他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和《世界民族》,对会议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谢意,认为在各方努力下克服了新冠疫情的种种困扰,如期举办了第三届世界民族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最后,刘文远主任阐述了《世界民族》的办刊宗旨、建设方向和来稿要求,并欢迎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刘文远研究员总结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