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四校世界史研究生创新论坛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成功举行。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师生三十余人参加。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李福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永斌教授、上海大学历史学系郑彬彬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松副研究员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刘金虎老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李福泉教授代表中东研究所对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参会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四校世界史研究生创新论坛举办的缘由和目的,对参加论坛的硕博研究生表达了期许,希望参会者能在此次论坛中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李福泉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永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的核心要点在于“创新”,参与本次论坛的硕博士研究生所提交的论文,需要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李永斌教授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郑彬彬在致辞中提及,学术论坛对硕博士研究生的个人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他殷切期望在座的各位硕博士研究生能够通过这次论坛,发挥自身潜力,提升研究水平。
郑彬彬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杨松在致辞中表示,期望各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能够为世界史学科发展增添新的视角与见解,祝愿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老师及硕博士研究生能够在此期间交流思想、激发灵感。
杨松副研究员
本届四校研究生创新论坛共设三场分组讨论,参会硕博研究生从不同视角和方法,就世界史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议题进行阐述和研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猛研究员、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刘磊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永斌教授主持各分组讨论。
第一组分组讨论共6位发表人。评议专家由上海大学历史学系郑彬彬副教授、杜东辉老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李福泉教授、王猛研究员、张向荣副教授共同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龙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万肖肖、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李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应添翼、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施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生杨玉宝分别围绕《“最好的糟糕选择”:伊朗人质危机中卡特政府的营救决策》《土耳其共和国早期的治水活动》《从“门”到“不丹”——不丹国家名称的渊源与流变》《如何构筑“铁笼”:巴勒斯坦电气化与死海开发基础设施权力研究》《梦碎香港:20世纪50年代美国援助中国“第三势力”运动研究》《从边缘到中心:19世纪以来伊朗本土萨法维学的发展与转变》六个议题展开阐述与讨论。在评议环节,参与评议的老师与硕博士研究生就上述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评议老师对议题中的学术创新点表示了肯定,同时就与会者提交论文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第二组分组讨论中共6位发表人。评议专家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松副研究员,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刘磊副教授、卢玲玲副教授、王子晖副教授共同担任。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曾炯、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陈谦悦、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寅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文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翰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郭新航,分别就《跨国视角下的罗斯福新政研究》《17至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对英属北美地区的资源考察》《以粮食换书籍:480号公法计划与美国区域研究之进展》《1949至1990年间美国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农业援助研究》《科学与爱国情感:18至19世纪俄国史学论争中的道德话语探析——以施洛策尔与罗蒙诺索夫之争为例》以及《19世纪英国“犯罪阶级”话语的建构及其社会影响》等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参与评议的老师与硕博士研究生对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三组分组讨论共6位发表人。评议专家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永斌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马锋副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李大伟教授共同担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焦鹏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赵萌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陈杨、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游华锐、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张翊、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生金之渊分别围绕《海洋史视阈下的1082年〈金玺诏书〉》《“看见”的力量:视觉政治与雅典的海权宣传》《论公元前5世纪末期叙拉古的政体更迭》《日食现象与埃赫那吞改革》《地中海秩序视域下拜占庭对查理曼求婚的反应探究》《迁徙与融合:伊朗萨法维王朝格鲁吉亚移民问题初探》进行论述。评议老师充分肯定了上述议题的重要意义及价值,就文章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各位参与本届四校世界史研究生论坛的硕博士研究生,在分组讨论环节中积极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充分表达自身观点,深入探讨学术问题。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世界史学科在国内学术界都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此次论坛旨在为四校研究生提供一个切磋交流的良好平台,以促进各位研究生之间的深入交流,从而实现学术上的提升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