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简报订阅

“亚非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

2023年12月09日 09:55:11    来源:编辑部

“亚非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


2023年12月5日,亚非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教授与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副校长奥马尔•哈尼什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苏丹共和国驻中国前大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法尔•艾哈迈德,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孙德刚教授等出席开幕式。来自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摩洛哥阿卜杜勒—马立克•阿萨迪大学与全国各地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约4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西北大学社科处处长、中东研究所所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韩志斌教授主持开幕式。

E6DD8


开幕式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教授对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首先回顾了西北大学悠久的建校历史与办学历程,强调西北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校”的战略。赖绍聪副校长还指出西北大学亚非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是我校传统优势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学术积淀,并列举了我校近年来在亚非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最后,赖绍聪副校长认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秩序处于深刻的调整之中。在这一背景之下,此次研讨会将为我们探讨当前形势下亚非文明交流互鉴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增进我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亚非研究领域前沿探索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79216

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副校长奥马尔•哈尼什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一直将合作视为两国共同的政策、目标和途径。两国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而易见。文化和科学交流则是两国合作的一种基础、方法和目标,伊本·白图泰、摩洛哥的孔子学院以及丝绸之路是中摩文明交流最好的证明。同时他介绍了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与中国大学的密切联系以及该校中国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奥马尔副校长指出,未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与西北大学应努力协调共同利益,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两校关系发展。

892A9

随后,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教授与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副校长奥马尔•哈尼什教授签署校级合作备忘录。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与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副院长穆斯塔法·马什拉菲教授、阿卜杜勒—马立克·阿萨迪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院长图菲克·赛义德教授签订合作备忘录。


主旨发言


会议开幕式结束之后进入主旨发言阶段,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教授主持。

95FDB

苏丹共和国驻中国前大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法尔·艾哈迈德先生根据中国、阿拉伯和苏丹的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梳理总结了中国与苏丹两国之间的两千年交往历史。他指出,中非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非之间的关系古老而深厚。

A4A77

阿卜杜勒—马立克·阿萨迪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院长图菲克·赛义德教授因故未能到场,由拉希德·侯代圭教授代为发言。他从摩洛哥文化多元化和文明多样性的特征出发,讲解了摩洛哥文明的起源。他表示,摩洛哥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开放共存的多元文化使得摩洛哥成为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CB5C1

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德里斯·塞非阿尼教授简单梳理了中国与摩洛哥的历史发展,探讨了两国文化的共性。并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开启了两国文明交流的新时代。

81457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前所长黄民兴教授从宽容的宗教政策、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及强烈的学习和交往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政策,讲述了阿拉伯帝国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探讨了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指出,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历史上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互鉴对两国具有重要意义。

7E434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刚教授从“传承千余年的中阿历史交往”“新时代的中阿关系”“变局中快速发展的中阿关系”“共同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

78FDC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孙德刚教授对海合会与上合组织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双方在世界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无限的合作潜力,探讨了构建泛亚文明共同体的可能性。

69735

阿卜杜勒—马立克·阿萨迪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拉希德·侯代圭教授对中国与摩洛哥双方在冷战时期、冷战后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三个阶段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对两国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B5557

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萨莱校区副院长穆斯塔法·马什拉菲教授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层面,分析了亚非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对北非文明发展的影响。他主要谈到了中华文明同北非文明、摩洛哥伊斯兰文明之间的交流。

82B5F


分论坛


本次亚非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共设有两个分论坛,围绕“亚非文明交流与比较”“亚非文明的历史发展”两个议题展开讨论,多位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在分论坛中发言。摩洛哥阿卜杜勒—马立克·阿萨迪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拉希德·侯代圭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李玮副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晋副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龙沛分别主持分论坛研讨。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孙德刚教授,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非洲、欧盟-地中海、伊比利亚-非洲研究所助理教授萨马哈·哈姆利什,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律、经济与社会学院萨莱校区副院长穆斯塔法·马什拉菲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广宜副教授在各分论坛进行了精彩点评。

6EAB2


分论坛一:亚非文明交流与比较


分论坛一共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首先发言的是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非洲、欧盟-地中海、伊比利亚-非洲研究所助理教授萨马哈·哈姆利什,她从“摩洛哥和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共同价值观作为摩洛哥和中国之间交流的桥梁”两个角度表达了她对中摩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建设的看法。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蒋真教授则对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文明交往进行简要探析,由博士生郭欣如代为发言。


86557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茜教授在“一带一路”的视域下,分析了约旦电影《希布》中的部落元素。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阿里·希尔瓦尼就全球治理如何适应文化多样性、经济合作和法律的灵活性,以实现更具包容的国际体系这一问题做出解答。


9939D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广宜副教授指出翻译在西方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舒梦对传统路径到数字化背景下中阿妇女的交往与互动进行介绍。

77A29

6CC42

第二时间段的第一位发言人是陕西师范大学黑海研究中心西万·赛义德副教授。他对中东长期以来的政治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郭筠教授通过梳理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典籍和古地图,对其中的中国名称和中国形象进行研究。

8C14B

75447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王晋副教授简单介绍了16世纪明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朝贡体系,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谢志斌与西安开放大学汉唐文化网络学院讲师翟欣钰从记录、想象、拣选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古时期伊斯兰文献中“佛教形象”的塑造。

B0F6B

99C44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邵煜从中国瓷器切入,点明中国瓷器在中非文明交往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中非文明交流的重要物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讲师刘江从文明交往的视角出发,梳理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发展脉络,指出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密切的经贸和文化往来。

6CB23

A93E8


分论坛二:亚非文明的历史发展


分论坛二共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首先发言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讲师赵琳,她从基于血统的部落纠纷、南北部落联盟之间的斗争以及因对非阿拉伯人态度相反产生的派系斗争三个方面分析了倭马亚时期部落主义的形式。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赵悦清分析了近代埃及历史书写转型的社会背景、转变原因、理论渊源及面临的困难,同时介绍了转型过程中的历史学家及其作品。

E8205

13E1B3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艾小英简单介绍了埃及的语言现状,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后丹妮娅从杰里科城市名称的起源开始谈起,梳理了杰里科城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杰里科的城市文明。

E58BA

EB73D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樊白云从迦太基的扩张进程、与罗马人产生的冲突等方面,分析了迦太基文明在古代亚非文明交往中的作用及影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田鸿涛讲述了文明交往视域下约旦作为阿拉伯国家以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提出历史对约旦构建国家的重要性。

142B82

14FE34

第二时间段的第一位发言人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龙沛,他分析了《魏书》《旧唐书》中对晚期萨珊帝国的记载。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欣如从社会背景、具体表现、历史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王朝政治交往中的礼品外交。

11CCF7

11138A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炫璇以中国和波斯的历史交流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华文明与伊朗文明交流的内容与规律,以及中国与中东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及启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谢书缘从选题原因开始谈起,指出了伊朗恺加王朝水资源治理理论以及基层水资源治理的基线和三个要素。

15E6D0

176816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马汉波从中国明朝与波斯的外交关系谈起,分析了明朝中后期中波关系的嬗变。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金之渊以瓷器与绘画为例,展示了中国与伊朗在艺术领域的交流互鉴。

18B6BB

119C09


闭幕式


此次研讨会的闭幕式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张玉友副教授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茜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讲师赵琳分别汇报了两个分论坛的研讨情况。

BE260

苏丹共和国驻中国前大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法尔•艾哈迈德先生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李福泉教授先后作总结发言。加法尔先生指出,本次研讨会主要涉及三个主题:中非关系、中阿关系和中摩关系。加法尔先生对与会学者提出的观点纷纷给予肯定,他认为各位的发言证明了这三段关系的发展确实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而这就是本次研讨会最大的成果。

9364E

李福泉教授首先对参会的各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青年学子与会议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本次会议聚焦亚非国家文明交流互鉴这一主题,涉及宏观研究、个案研究与特定问题研究;第二,本次会议实现了后疫情时代多国学者面对面直接交流。第三,本次研讨会有八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发言,他们代表着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文明交流的光明未来。

87BCB

同时,他认为本次研讨会也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强化了中国学术界与西亚北非相关国家学术界的交流——“民心相通,学者先行”;第二,本次会议深化了对多个问题的认识,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第三,本次会议呼应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历程为整个人类的和谐共存提供了典范与榜样。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学习、互利互惠、共同进步。最后,李福泉教授对摩洛哥两所大学与我校的交流合作、中国与西亚北非的关系发展作出展望。

A71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