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内导师简介

韩志斌,教授。西北大学社科处处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中东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方向西亚北非部落问题、阿拉伯文明起源、阿拉伯社会主义。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卢山冰,教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中亚研究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市政府参事。 出版著作19部,发表权威核心期刊论文30篇,省部级单位采纳和省级以上领导批示的咨政报告32篇。曾主持完成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单位委托课题60余项。 目前承担国家级项目“中哈能源供应链安全合作机制研究”、“中塔环境技术转移体系构建与示范”、“‘一带一路’国际传播问题”研究。研究方向:中亚国家战略、中亚社会文化、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曾在2019年9月得到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接见并合影。

曹若男,教授。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学、应用语言学,以及文学批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等教学项目1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陕西省研究生外语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各类教学奖励10余项。作为负责人获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主题案例、陕西省一流课程,以及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主要社会兼职有: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常务理事、全国区域国别学女学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来向武,教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美国北卡华人学者中美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公共关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新闻办专家组成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西北大学东亚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版《数字化背景下新闻编辑机制的变革研究》等著作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10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陕西新闻奖二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赵新正,教授。西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陕西省黄河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纵向项目,主持国家和地方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等横向项目10余项。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地理科学》《城市观察》《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在《地理学报》《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被省部级部门采纳或省级及以上领导做肯定性批示8次。主要研究兴趣:区域国别地理专题研究、城市网络和城乡转型发展等。

蒋真,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朗问题研究、中东政治史和中东国际关系史研究。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06-2007学年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做访问学者,2015-201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2023-2024年赴伊朗德黑兰大学做高级研究学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国制裁伊朗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中东部落社会史(新月地区卷)》和《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突尼斯卷)》等。2018年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出版著作5部(含译著),在《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以及SSCI检索英文期刊等发表论文50余篇。

李福泉,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伊朗和什叶派研究。曾到巴勒斯坦、以色列、摩洛哥和阿联酋学术考察,2016年9月,曾赴伊朗访学13个月。至今出版专著2部,在《世界宗教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闫伟,教授。西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级青年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西亚北非安全问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区域国别专项,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和一等资助等5项,在《历史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2篇,出版著作3部,4份咨政报告被《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等采纳,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黄晓军,教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陕西省生态学会理事。《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中亚地理、中亚地区人地关系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课题8项,出版专著4部(含参编2部),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Urban Climate》、《Habitat International》、《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西安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奖励。

卫玲,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期刊管理中心主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主要从事区域国别、区域经济学、“一带一路”的研究、实践与教学。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区域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一带一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5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2项科研课题,曾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等。

邵会秋,教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教授。国家级人才青年学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2-2013)。1998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2002-2007年在吉林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2022年调转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科研方向包括欧亚草原考古、中亚考古和丝绸之路考古。主持多个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作有《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百兽率舞: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动物纹综合研究》、《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与杨建华等合著)、《君子之兵》、《印度-伊朗人的起源》(译著)、《欧亚草原古代冶金》(译著)等。

王旭红,教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美国北卡莱罗纳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空间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gital Earth、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测绘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亚五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资源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子子课题、“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国家测绘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省部级及测绘、土地利用规划等工程技术研发课题20余项。在《Sustainable Cites and Societ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Geoinformation》、《测绘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和《人文地理》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3项。曾获国家测绘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陕西测绘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王颂吉,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系主任、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担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入选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经济现代化等问题,在《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摘录近20篇(次);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科研成果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励。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

王猛,研究员。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理事,民盟陕西省社会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中国中东外交、中国中东关系史。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西亚非洲》、《史学月刊》、《南风窗》、《世界知识》、《环球》等专业和时政刊物发表文章7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苏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考察》、《苏丹史》和《“一带一路”国别概览·卡塔尔》。主持完成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重大项目“中国中东关系史研究”正在进行。开设研究生课程“中国中东关系史”和“中东经济史专题”,为本科生开设“冷战时期中国对外关系”、“近代国际关系史”、“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

李铁,教授。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南亚史,不丹研究。曾赴美国莱特州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访学。在《世界宗教文化》《外语教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国问题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译著2部,参编专业书籍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1项;主持并完成陕西省社会科学项目1项,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研究课题1项、西安市社科项目3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荣获2022年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2023年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外语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二、兼职导师简介

王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欧美同学会理事、《智库理论与实践》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刊》青年编委会副主任及莫斯科国立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外10多所知名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百年变局》等40余部专著,在《求是》《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等国内外报纸期刊发表各类文章1000余篇。走访调研近百国(包括南极点),研究报告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与肯定,担任多个部委的咨询专家,曾获“2014中国十大智库人物”、“2015中国发展改革领军人物”、2016影响中国年度智库、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9-2024年连续获人大智库建设先进个人奖或优秀党员、2020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22年(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荣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言学者之一。

曾向红,教授。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甘肃省第四批“拔尖领军人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受聘《国际安全研究》《国际展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战略决策研究》等期刊编委会委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亚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关系理论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周年奖章;撰写的咨询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