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区域国别学院与国际合作部召开外事工作专题对接会,以“精准对接需求、深化协同创新”为导向,系统谋划学院国际化发展蓝图。会议由区域国别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国际合作部部长任惠莲主持,双方围绕教师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升级、科研合作网络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需求清单—资源匹配—政策落地”的全链条工作机制。
韩志斌院长在会上指出,区域国别研究作为跨学科前沿领域,其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学术网络构建、长周期海外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国际化支撑体系,期待国际合作部加强业务指导,以高水平国际化建设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副院长李福泉、席会东结合分管领域,深入分析当前外事工作中的重点任务、瓶颈问题及实际需求。
国际合作部各业务负责人针对需求清单,现场推出“政策工具箱+资源蓄水池”组合拳:围绕国家留学基金委师生出国各类项目申报、外籍专家引进、外专项目申报、合作办学、国际学生招生、国际组织实习等业务板块,详细解读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系统讲解项目类别、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就学院提出的具体需求和疑问进行针对性解答,明确双方协作路径。
任惠莲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际化工作是区域国别学院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兼具跨学科特色与国际实践性的新兴领域,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与学生培养体系,突出国际化导向。她表示,此次会议建立了“学院需求—国际部匹配”的资源调度机制;国际部将提供从项目策划、材料申报到外事审批的全周期服务,切实推动区域国别学院各项国际化指标提质增效。
此次会议通过“下沉一线、精准对接”的方式,为学院与国际合作部搭建了高效协作平台,为区域国别学院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